
河财政教〔2016〕22号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于做好2015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
学校各部门:
为贯彻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根据学校2016年度教学工作计划的安排,学校决定启动《2015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现就做好该项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意义
编制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学校开展自我评估、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学校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手段,是对学校上一年度教育教学状况的全面总结,也是学校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按照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必须编制发布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进校考察的重要依据。
二、工作分工与要求
1.教学质量评价中心负责报告的方案设计、任务分解、数据汇总、材料整合、文稿编写、上报发布工作。
2.校办负责撰写报告的前言,并提供2015年度的高基表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表。
3.各责任部门根据任务分工的要求提供相关内容的文稿和数据,并负责填报支撑数据相应表格;其他部门应当无条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4.各部门要高度重视《2015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编制工作,一把手应亲自负责本部门各项任务的督导落实,指定专人负责,按照任务分工,精心组织、紧密配合,扎实做好每项工作。
5.状态数据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填写,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参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11〕2号)取会计决算数。
三、时间安排
1.方案设计和任务分解:3月28日-4月8日。
2.发布通知和布置任务:4月9日-13日。
3.报送各任务项具体负责人名单及联系方式:4月13-15日
4.各责任部门报送材料时间:4月18日-28日。纸质材料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报送行政办公楼233房间,电子文档发送邮箱:18503883297@163.com。
5.整合材料与文稿编写:4月29日-5月27日。
6.文稿审改和发布备案:5月30日-6月10日。
联系人:王生勇
联系电话:86158591,18503883297
附件: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5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任务分工
2.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5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支撑数据填报表任务分工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6年4月8日
附件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5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任务分工
前言(责任单位:校办)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包括教育理念及本科教学工作思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等。
1.教育理念及本科教学工作思路(责任单位:教务处)
2.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责任单位:教务处)
(1)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体现与效果;
(2)学校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情况;
(3)人才培养总目标及确定依据和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
3.院系和专业设置(责任单位:教务处)
(1)介绍院系的设置及变动情况;
(2)介绍专业结构、数量及各类专业的学生比例,同时要结合硕士点和重点学科建设来说明专业水平。
4.学生规模(责任单位:教务处)
分析各类在校生数量及比例,本科生在各类学科之间分布。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介绍学校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情况、生师比、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教师科研及科研成果转化教学资源情况、教师培训情况等,教学经费投入情况,教学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等。
1.师资队伍(责任单位: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
(1)2013、2014、2015年的教师数量与结构(责任单位:人事处)
介绍当年引进教师情况,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及生师比,教师的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
(2)2013、2014、2015年的主讲教师(责任单位:人事处)
分析符合主讲教师资格教师情况、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等。
(3)2013、2014、2015年的教师教学工作完成、获奖情况(责任单位:人事处)
分析各院系、各职称层次教师教学工作量完成情况,教师在校内外获奖情况。
(4)2013、2014、2015年的教师在职培训、锻炼情况(责任单位:人事处)
介绍教师在校内外、国内外接受培训和学术交流情况,以及在企事业单位锻炼情况。
(5)2013、2014、2015年的外聘教师情况(责任单位:人事处)
分析外聘教师数量、职称和学历结构、院系和课程分布、承担的工作量及其占总体工作量的比重等。
(6)2013、2014、2015年的教师教研活动情况(责任单位:教务处)
阐述各院系教研室建设情况、教研活动特色等。
(7)2013、2014、2015年的教师科研情况及科研成果转化教学资源情况(责任单位:科研处)
介绍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奖励,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情况(包括教师承担的横向研究项目和服务社会情况)。
2.教学经费(责任单位:财务处)
说明2013、2014、2015年的教学经费总预算额及变化情况,本科教学日常经费、专项经费、实验经费、实习经费等具体结构;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本科实验经费、本科实习经费及其变化等。
3.基础设施(责任单位:基建处、国有资产管理处、教务处、就业指导处、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图书馆、体育部)
包括校区、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教学科研行政用房建筑面积、教室和实验室、数字化校园和图书馆、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实验室面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等。
(1)建筑设施(责任单位:基建处、国有资产管理处)
阐明校区分布、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教学科研行政用房建筑面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等。
(2)教室和实验室(责任单位:教务处)
说明各类教室数、座位数、生均座位数(含教室、自习室、语音室、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等),实验室数及建筑面积、新增实验室名称、实验室设备利用率、生均实验室面积等。
(3)实习基地(责任单位:就业指导处)
介绍校内实习实践平台(创业孵化园等)的建设发展情况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情况。
(4)数字化校园(责任单位:网络信息管理中心)
介绍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出口带宽、无线覆盖等)、数字化校园应用情况(办公自动化、学生事务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等)、数字资源等。
(5)图书馆(责任单位:图书馆)
介绍图书馆的建筑面积、当前馆舍分布情况、新馆建设情况、纸质藏书种数和册数、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的种数、数据库建设、生均纸质图书数等。
(6)体育设施(责任单位:体育部)
介绍室内外体育场地面积及分布情况、设施数量及分布等。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阐述教学过程中各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情况,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特别是培养方案特点、开设课程门数及选修课程开设情况、课堂教学规模、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
1.人才培养模式(责任单位:教务处)
在介绍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思路的基础上,总结2015年主要探索及特色。
2.专业建设(责任单位:教务处)
(1)专业结构及数量
介绍专业设置数量和结构调整、当年新增专业及评估情况。
(2)专业建设举措及效果
阐述专业的总体建设思路、当年主要工作及效果(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情况等)。
(3)人才培养方案
介绍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情况及主要特点等。
3.课程建设(责任单位:教务处)
(1)课程体系
介绍课程体系结构、各类课程特点和数量等内容。
(2)课程教学
介绍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进展情况等内容。
(3)课程建设举措及效果
阐述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当年主要工作(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中各类课程建设情况,外语、体育、计算机、心理健康等校级公共课和公选课建设情况)及效果(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视频公开课等立项的情况)、网络课程试行情况(包括微课、慕课等)。
(4)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介绍当前学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情况。
(5)教材建设
介绍教材的选用和征订、评估和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4.实践教学(责任单位:教务处)
(1)实践教学体系及改革举措
介绍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情况、改革举措与效果等。
(3)毕业论文(设计)情况
分析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举措、学生选题情况、优秀率、不合格率等情况。
5.创新教育(责任单位:团委)
阐述创新教育的思路、举措与成绩(既要有代表性的竞赛获奖情况,又要有总体的学生参与率)。
6.创业教育(责任单位:就业指导处)
阐述创业教育的思路与体系、创业教育平台、创业教育成果等内容。
四、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
介绍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教学服务体系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学质量日常监控情况,院系本科教学基本状态评估,开展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国际评估情况等。
1.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责任单位:教务处)
阐述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重点谈谈教学管理理念方面的转变与新意。
2.教学服务体系建设(责任单位:教务处)
阐述服务师生的平台、渠道、方式及效果。
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责任单位:教学质量评价中心、教务处)
(1)课堂教学质量监控(责任单位:教学质量评价中心)
分析学校教学督导委员和教学管理干部听课督导情况,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情况,教学奖系统的形成和开展情况等。
(2)教学检查情况(责任单位:教务处)
阐述期初、期中、期末、考试、学生信息反馈等例行教学检查情况。
(3)教学质量标准和专项教学评估(责任单位:教务处)
介绍教学质量标准制定情况,院系教学综合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考试评估、实践教学评估、毕业论文(设计)评估、学风评估开展情况,各项专项评估建立的指标体系、发布评估结果的专项报告、评估结果院系排名情况等。
五、学生状况及学习效果
呈现本科生生源质量和报到率,在校生的学习选择性(按类招生专业选择、转专业、双学位、主辅修专业互换、实验班选择、高年级分类培养、出国交流和交换学习)、学习状况、第二课堂(社团活动、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在校生创业)、体质测试、参与学校管理等情况,应届本科生的毕业情况、学位授予情况、读研情况、就(创)业情况,学生的学习满意度、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毕业生成就等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
1.生源质量(责任单位:招生办)
说明招生计划及完成情况、各批次投档分数线、各专业第一志愿上线率及调剂录取率、新生报到率(总体报到率、分专业报到率)等。
2.在校生学习情况(责任单位: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国际交流合作处)
(1)学习选择性(责任单位:教务处)
说明按类招生专业及学生分流情况、大一学生转专业情况、大二学生双学位(辅修专业)学习情况、校内实验班学习情况、高年级学生分类培养学习情况等,课程和教师的选择性情况等。
(2)学习状况(责任单位:教务处、学生处)
一是说明学生的学籍处理情况(包括休学、退学、处分等)、补考重修情况等;(责任单位:教务处)
二是介绍学生获得的奖励情况(包括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责任单位:学生处)
(3)第二课堂(责任单位:团委)
阐述学生社团活动情况(包括数量及品牌性活动),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情况(包括组织的各类校内外竞赛及参与面,各层次获奖情况,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奖情况等),举办各类讲座的数量及参与学生人数及比例,学生在校创业情况(包括创业园及创业挑战赛参与情况)等。
(4)交流和交换(责任单位:国际交流合作处)
阐述合作办学与合作育人的措施与效果,共建教学资源情况,学生国际交流和交换情况等。
3.学生体质状况(责任单位:体育部)
(1)全校性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2)参加全国、省级体育比赛获奖情况
(3)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包括总情况与分院系情况)
4.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情况(责任单位:学生处)
阐述学生勤工助学情况,参与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校园安全稳定管理等的途径和效果。
(1)学生勤工助学情况
(2)学生参与管理情况
5.毕业情况(责任单位:教务处)
(1)毕业生毕业率和学位获得率(含未获得学位原因)
(2)毕业生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
6.就业与发展(责任单位:就业指导处)
(1)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
(2)毕业生就业率与职业发展情况
(3)毕业生创业及回馈母校情况
(4)应届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包括学生学习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特色、能力与知识测量、校友评价、课程评价、社团活动参与及影响等全面反映)。
六、特色发展(责任单位:教务处)
阐述本科教学方面的特色发展情况。
七、问题与对策(责任单位:教务处)
阐述本科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附件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5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
填报表任务分工
附表1 教师结构及数量(责任部门:人事处、教务处)
1.全校教职工总数(人) |
|
2.专任教师总数(人) |
|
3.专任教师结构 |
总数(人) |
比例(%) |
备注 |
职称结构 |
正高 |
|
|
职称、学位、年龄、学科中各项的比例是指占本年度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 |
副高 |
|
|
中级 |
|
|
初级 |
|
|
学历结构 |
博士 |
|
|
硕士 |
|
|
本科及以下 |
|
|
年龄结构 |
35岁及以下 |
|
|
36-45岁 |
|
|
46-55岁 |
|
|
56岁及以上 |
|
|
学科 |
哲学 |
|
|
经济学 |
|
|
法学 |
|
|
教育学 |
|
|
文学 |
|
|
理学 |
|
|
工学 |
|
|
农学 |
|
|
医学 |
|
|
管理学 |
|
|
历史学 |
|
|
艺术学 |
|
|
|
国家级 |
省部级 |
4.教学名师(人) |
|
|
5.教学团队(个) |
|
|
附表2 聘请境外教师的情况(责任部门:人事处、国际交流合作处)
境外教师总数 |
|
|
境外教师学历结构 |
博士 |
|
|
硕士 |
|
|
境外教师职称结构 |
教授 |
|
|
副教授 |
|
|
讲师 |
|
|
附表3 学科门类与本科专业设置情况(责任部门:教务处)
|
开设本科专业类(一级学科) |
开设本科专业数(二级学科) |
当年招生本科专业总数 |
当年新增本科专业数量 |
当年撤销专业数 |
当年停招本科专业数量及名单 |
哲学 |
|
|
|
|
|
|
经济学 |
|
|
|
|
|
|
法学 |
|
|
|
|
|
|
教育学 |
|
|
|
|
|
|
文学 |
|
|
|
|
|
|
理学 |
|
|
|
|
|
|
工学 |
|
|
|
|
|
|
农学 |
|
|
|
|
|
|
医学 |
|
|
|
|
|
|
管理学 |
|
|
|
|
|
|
历史学 |
|
|
|
|
|
|
艺术学 |
|
|
|
|
|
|
合计 |
|
|
|
|
|
|
附表4 图书资源情况(责任部门:图书馆)
纸质图书 |
图书总量(万册) |
|
期刊总数(种) |
|
生均图书(册) |
|
生均期刊(种) |
|
电子图书 |
电子图书种数(万种) |
|
电子期刊种数(种) |
|
数据库总数(个) |
|
附表5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按学科门类填写)(责任部门:教务处)
学科门类 |
总学分 |
实践教学总学分 |
实践教学学分占本学科总学分的比例(%) |
哲学 |
|
|
|
经济学 |
|
|
|
法学 |
|
|
|
教育学 |
|
|
|
文学 |
|
|
|
理学 |
|
|
|
工学 |
|
|
|
农学 |
|
|
|
医学 |
|
|
|
管理学 |
|
|
|
历史学 |
|
|
|
艺术学 |
|
|
|
合计 |
|
|
|
附表6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按学科门类填写)(责任部门:教务处)
学科门类 |
总学分 |
选修课学分 |
选修课学分占本学科总学分的比例(%) |
哲学 |
|
|
|
经济学 |
|
|
|
法学 |
|
|
|
教育学 |
|
|
|
文学 |
|
|
|
理学 |
|
|
|
工学 |
|
|
|
农学 |
|
|
|
医学 |
|
|
|
管理学 |
|
|
|
历史学 |
|
|
|
艺术学 |
|
|
|
合计 |
|
|
|
附表7(责任部门: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国际交流合作处、招生办等)
序号 |
项目名称 |
数据 |
备注 |
1 |
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次数 |
|
|
2 |
双语课程总门次数 |
|
|
3 |
选修课程总门次数 |
|
|
4 |
有实验的课程门次数 |
|
|
5 |
独立设置的课程门次数 |
|
|
6 |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门次数 |
|
|
7 |
开设共享本科课程总门次数 |
|
|
8 |
开设网络共享本科课程总门次数 |
|
|
9 |
结业人数 |
|
|
10 |
结业率 |
|
|
11 |
本科转专业人数 |
|
|
12 |
本科转专业比率 |
|
|
13 |
本科毕业生考研率 |
|
|
14 |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个) |
|
|
15 |
特色专业数(个) |
国家级 |
|
|
省级 |
|
|
16 |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个) |
国家级 |
|
|
省级 |
|
|
17 |
精品课程(门) |
国家级 |
|
|
省级 |
|
|
18 |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门) |
国家级 |
|
|
省级 |
|
|
19 |
学科竞赛获奖(项) |
国家级 |
|
|
省级 |
|
|
课外科技、文化获奖(项) |
国家级 |
|
|
省级 |
|
|
文艺、体育竞赛获奖(项) |
国家级 |
|
|
省级 |
|
|
20 |
教师境内培训进修 |
总人次数 |
|
|
其中3个月以上人数 |
|
|
教师境内交流(3个月及以上 |
境内来访人次数 |
|
|
境内出访人次数 |
|
|
21 |
教师境外培训进修 |
总人次数 |
|
|
其中3个月以上人数 |
|
|
教师国际交流(3个月及以上) |
境外来访人次数 |
|
|
境外出访人次数 |
|
|
22 |
本科生学生境内学习与交流 |
外校学生来本校学习(一个月以上)本科课程的人次数 |
|
|
本校学生到外校学习(一个月以上)本科课程的人次数 |
|
|
23 |
本科毕业生党员比例 |
|
|
|
24 |
计划招生人数 |
|
|
|
25 |
实际报到人数 |
|
|
|
|
|
|
|
|
|
|